医网首页|就医指南|疾病大全|女性|男性|图库|母婴|快讯|两性|老人|问答|肿瘤论坛|肝癌论坛 |妇科病|男科病|产科病|皮肤病|不孕不育
您当前的位置:找医生 > 姚祖培 > 网友对姚祖培医生的点评
我要纠错
加入收藏
分享至
姚祖培
  • 一般 一般
  • 工作医院: 南通中医院
  • 所在科室: 心血管内科
  • 职 称: 教授 主任医师
    1. 擅长疾病:
      内科心、脑血管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如代谢综合症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
姚祖培医生的病友点评
个人评分: 很满意很满意
谷槐

我母亲陈爱玲心肌缺血,还带有早搏,在其他医院吃药挂水,效果均不明显!在姚大夫这里吃了一个疗程的中药,基本康复。我母亲说她第一次在吃了姚大夫的药后一刻钟的功夫,心脏早搏现象就没有了,真的很神奇!而且我母亲讲姚大夫为人很和蔼,总让病人不要把自己当成病人,而是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健康的人,耐心的询问病人的所有症状,不厌其烦!

治好我母亲的病,作为儿子,我真的由衷地感谢姚大夫!

所患疾病:心血管            
个人评分: 很满意很满意
森林客栈

耐心、细致、认真、负责是姚主任的基本特征。“治病先治心”是他的诊疗特色,姚主任看病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常常能够进行心理开导,从而使病人增强康复的信心。

所患疾病:高血压            
个人评分: 满意满意
老鼠王

我认识的一位中医    (一篇很早写的文章,贴在这里,表示一下我对姚医师的敬意)



他的门诊室在三楼朝北,病人总是络绎不绝。他坐在朝里的位置, 对面是抄方的学生。从早晨坐到中午, 不慌不忙地一笔一划写方子,神态笃定又放松。



中医开的是活方子,西医开的是死方子。配伍就是整合。这是他一开始向我解释中医的特点,通俗直白。言谈爱用反问句。譬如,浑身热就是阴虚吗?耳鸣就肾虚吗?名医就出高徒吗?医生就不忽悠病人吗?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无形中也激发对方主动寻求答案。有时也引经据典“医者,意也”“得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神补”。潜移默化中,我对中医学有了兴趣。他会告诉我应该看什么书,他欣赏“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独立思考。我曾送给他一份网上找来的关于“医者意也”的论文资料,他一边说,谢谢你让我有收获。一边又补充叮嘱道,你不要迷得太深啊。他像一个长辈生怕小孩子钻了牛角尖,误入歧途,耽误时间和精力。



去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有几分相熟。一回我见他有疲倦之态,便关心地问他是否没休息好。他立刻回道,是啊,我在想怎么给你治病。我张口结舌,无语。我一向在言语上是不服输的,有时心里是又急又气。他搭脉时便好奇起来:“怎么心跳得这样快?”我恨恨地回答:“紧张,我一看你就紧张。”他对道:“有什么好紧张,看病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啊。拉登算什么,布什算什么!”我拿到方后看来看去:“要是吃了有什么事,我要来找你。”他也不客气:“你来啊,我等着你来打官司。”这是他的自信,还有一份民间斗智斗勇的乐趣。



这种自信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他走路走得很快,有点儿兴冲冲的样子,仿佛每天都是艳阳天。胆大心细,才能辨证准确。自信,也是一个学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他是市名医,市中医研究所所长,兼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东渡扶桑用流利的日语为日本同行讲课, 进行学术交流,深受好评。在当地还为日本友人治病,方到病除,被奉为“神医”。他勤于笔耕,著书立说,发表了七十多篇论文,翻译﹑参编医学书籍11本,其中译著《汉方诊疗》获全国中医药翻译图书优秀奖。(你也许想不到他的日语可是自学的。)他发明的 “化瘀复元胶囊“、“消痰宣通丸“、“呕宁冲剂”,效果显著,安全低廉,深受患者欢迎。年轻时,在中医继承学习班得到了几乎南通所有名老中医的传授,后师承于全国名老中医朱良春先生。中医是一门继承性很强的学科,他悟性好,又勤奋,不断深入研究。科研总是孤寂与坎坷相伴的事业,一路走来,其中甘苦唯有自知。素日里喜欢写写毛笔字,字体也豪放,圆熟洒脱,像他的人。



门诊室里,是平易近人的,和病人是无拘无束的。有时,听到他和一位年轻病人在谈周杰伦。有一个外形健壮的农妇自述体虚多汗,他说,是啊,你是外强中干。让人觉得他真是体贴。遇到生意人,他就说,做生意—-做生意—-做生意好啊,发财! 我有时气喘嘘嘘地跑去,他说,你先坐着歇歇啊。他对我说,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相处,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也要处。就象吃东西,有滋有味的东西要吃,不好吃的东西也要吃,什么都要吃吃。我是个爱评论他人的人,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随意地评价他人。他对人是客客气气,尊重每一个人。那些跟随他抄方的学生都喜欢他,因为犯了错他不会过于指责,学生也就不紧张害怕。



据说年轻时也比较闷,但后来意识到和病人交流也是一门必须掌握的学问,他终于练就了一身功夫,成了一个收放自如的人。他大雅大俗起来,把烟火气放在了脸上,处事接物坦荡明亮,他不把自己当书上的人。他可以认真一板一眼地之所者也,也可以轻松地调侃开玩笑。所以,我不见他时,倒是有崇拜仰慕之心的,见了面,往往倒要抢着他的话头说话,连起码的礼貌也忘了。我常想,为什么不能在他面前毕恭毕敬地讲话呢,为什么见了这样有学问的人倒象是和什么亲戚同学聊天似的,一点不拿他当回事呢?唯一的原因是,他比较放松,所以我也放松。另外,只有在自己信任的人面前,我们才会忘了那些社交的礼仪,可以忘形无所顾忌地说话。



一次,他发现我有些情绪不对劲,立刻着急起来,很认真地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我觉得他纯粹小题大作, 没好气地抱怨没法沟通。他却不生气,心平气和地说,“象我这样的人要是没法沟通 ,就没有什么人可以沟通了。你应该说,没有共识。”这真是一个老好人自得的天真老实话,让人敬佩不已。一个能和所有人沟通的医生 ,一定是品德高尚,心胸宽阔,菩萨心肠,外圆内方,难怪他有那么好的人缘。除了他的医术高明,这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我曾经问过两位慢性病病人,为什么要找他看病?他们脱口而出,很自然地说“信任”,“因为我相信他”。这种单纯而朴素的情感,让我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我想,他很幸福。



他总是极力提议那些病人早日走上工作岗位,不要以病养病。每当说到这儿,他喜欢说,活在当下。他的字典里过度的焦虑悲伤脆弱痛苦都是病态的,他希望每个病人都快乐健康光明积级向上,在自己正常的轨道上行进,不偏不倚。去年过年我打算挂水,打电话问他,他慢腾腾地说,“可以挂啊。只是,你觉得过年挂水吉利吗?”他到底是个中医,讲究世俗礼法,人世的庄严。这样的人让人觉得摸得着看得清, 心里是有底的。难怪他的病人们是喜欢他的。也有病人怕他, 因为如果发现没有正常服药,他就提起声调来责问,你怎么不按时吃药啊?饭一天三顿你为什么少不了?声音有点发急, 病人听了心里就有点发毛, 但也明白是对他们负责。



他的门诊室里也有自己主动找上门的药贩子,他照样客气地接待,不让人家难堪。桌上也积了厚厚一叠宣传资料,但他从来不用那些药。他经常对老年病人说,不要相信祖传秘方,不要相信广告上的包治根治百病,那都是骗人的。这是天性中的忠厚正直。我也看过其它的中医,他们开方还要搭上中成药和西药,而他从来只用汤药,治疗效果却是一样的。“做医生一定要有良心。”他对我这样说过。



他经常叫我要稍安勿躁,处乱不惊,才能阴阳平衡。他自己确实是以静养身,说话语速比较慢,声音比较低。不过,一讲到郑悠蓃一案,声调陡然就高了许多。要是讲到方舟子何祚庥,倒不急。这些争论是没有意义的,现代中医是个谜,所以会存在争议。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回到中医原点。中医关键一是要继承,二是要多元化发展。我提到有部分中医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解剖,他持反对意见,临床上那么多问题等着去解决。中医要用中医的思维去治病,千万不要忘了你姓“中”!



我问过他的座右铭,他慢悠悠地说,“中医是没有座右铭的,不过我比较喜欢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宁静致远这些词语。”我还问过他一个问题,如果有下辈子,你还会当中医吗?我希望他热烈地不假思索地点头,没想到他淡淡地回答“随缘”。这种心态真是洒脱,说不出的好。



有次我没话找话说,你的头发灭黑的。他下意识地摸了摸, “全是染的——老了啊。”他说这话时,全然没有了平日里那咄咄的气势,语气竟是不甚嘘唏。其实不过五十出头,怎么就时光恍然了呢?他还挺能入戏的,颇有点儿电影台词的沧桑无奈之感。他的手机铃声是一个小娃娃奶声奶气地叫着“来电话啦,来电话啦 。”我觉得他蛮有童心的。



我曾一时兴起,写过一篇有关他的短文,发在他们医院内部院报上。待见到我时,他专门谈到此事。首先是对当前浮躁的文风表示了不满,然后肯定了我的朴实,并且提到去年高考一篇由低分改判到高分的作文,建议我去网上找了看看。另外一一列出我文中几处与事实有出入的地方。他说“我的夫人不是从事中医研究,是中药研究。”他用了“夫人”这个庄重的书面称谓,平素他的言谈语气却是很通俗家常的。想起我喜欢的作家洁尘称她的先生为“夫君”。洁尘说,用“夫君”这个词,是无意识中为了传达对她先生的敬爱之情。他也是这样的吧。



去年7月上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国中医中药中国行”的大型宣传活动,他对我说,你应该写写体验中医的事。我开玩笑,怎么,帮你做宣传?他立即声音为之一振,义正辞严道:“不——,是帮中医做宣传!”那份神情里的庄重让我顿时肃然起敬。他爱中医这份职业是一种骨子里天性的热爱,就像作家热爱写作,画家热爱画画。我接触中医也有一段时间,无论出于对传统医学的责任感,还是出于对他个人的敬重,写下了这篇不成样的文。他就是我所认识的一位中医,南通中医院的姚祖培主任内科主任医师。一个简单洒脱、幽默智慧、正直忠厚、充满人间烟火气,可敬可爱的人啊。

所患疾病:喉疾病            
个人评分: 很满意很满意
覃覃

小儿今年4周岁,小名松松,在幼儿园上中班.今年10月期间突然发现其左右眼频繁眨眼,初时以为小孩调皮做鬼脸,不知道跟谁在哪学的眨眼睛。有时看到小儿在那“眨眼”,忍不住要大声喝止他,好几次小孩都被我们喝的眼泪汪汪的,可一不注意又发现他在一旁开始眨眼睛。

后来发现小孩眨眼并非有意识的行为,于是我们认为电视看多了对小孩的眼睛有损伤,遂前往南通眼科医院进行就诊,并初步诊断为”干眼病”,并配了眼神部肌肉放松及眼神经修复类眼的眼药水进行了治疗,治疗两周后发现眼睛频繁眨眼的现象有减少,但紧接着小孩又出现了嗅鼻子的现象。起先还以为是用了眼药水后出现的副作用,于是就停用了所配的眼药水,可是停用后发现小孩子眨眼睛与嗅鼻子同时出现,并且次数逐渐频繁, 但在其熟睡时这些又恢复正常。我们还注意到小儿的脾气明显的变的浮躁,情绪波动较大,喜怒无常,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哭大闹,稍微加以哄骗后又会破涕为笑。看到平日里天真活泼的小孩变成这样,我们做家长的心理有说不出的难受和郁闷。往日一家人坐下来吃饭,总是有说有笑的,现在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小孩“挤眉弄眼”的,连吃饭的心情都没了。一日带小儿前往商店买东西,服务员阿姨看到后问“你儿子很喜欢眨眼睛的么?”问得我心里特不是滋味……试问,哪位做父母的愿意看到自家的小孩这样啊。

于是换到南通附院的神经科进行检查,在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血液化验及脑电图检查之类后医生判断为小儿抽动症,接下来医生的一番话更是让我们寒心:这种病目前西药上也无什么特效药,只能为患儿减轻病症,而无法根治,而且容易出现反复发病的现象,不过这种症状在小孩成人后会慢慢消失的……,天哪!小孩才4周岁,如果一直这样子持续到了以后上小学,视力无法集中影响学习且不说,还会被同学是为“异类”而耻笑,更会影响到小孩的心理发育而造成自卑的……

再看一下配的西药“氟哌叮醇片”…上网仔细查了一下该药的药性,发现这类药的副作用都挺大的,怕影响小孩以后发育不敢长期服用,可又没有其他的办法,内心非常矛盾。

后来听人介绍中医对于治疗小儿抽动症有它独特的疗效,于是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了南通市中医院,找到了南通中医研究所的姚祖培所长。姚所长耐心询问了小儿的病情,对小儿进行了仔细的诊断,然后很谨慎的先开出了一个疗程(七天)的中药进行服用,并在一个疗程的治疗结束后再次对小儿进行复诊, 观察比较了疗效后,对部分用药进行了调整,然后又开出了第二个疗程……就这样每次有针对的调整,连续服用了三个疗程后,松松的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我们全家人都欣喜万分。接着在姚所长又开出的两个疗程的调理下,小儿的那些症状就不再出现了,我们做家长的看到小孩子一天一天的好起来,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我们全家也从内心里感谢姚所长。

所患疾病:小儿抽动症            
个人评分: 很满意很满意
明新

“治病先治心”这是姚医生的医术高明之处。他不仅给人治理生理疾病,而且擅于从心治病。凡是给姚医生治疗过的病人都能获得身心的健康。

所患疾病:老年病            
我给姚祖培医生的点评
账号:
密码:
匿名发布(无需注册)
疾病名称:
* 请填写具体疾病名称或病情.
治疗方式:
 如:药品名、手术名(腹腔镜、介入治疗)
医术:
* 请评价医生的医术
态 度:
* 请评价医生的态度
我的点评:
参加活动网友请填写详细信息
昵称:
手机号码:
  请填写联系方式,方便我们在获奖时联系您。
推荐人手机:
 如非朋友推荐参加,可不填。
咨询疾病问题,欢迎到 医网知道
百度主题推广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6-2011 Ewsos. All Rights Reserved 医网 广东医网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邮箱:4008-120-020 service@ew86.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70449 备案许可证号: 粤ICP备09062710号 粤卫网审字(2008)第0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医网无关。对于评价有异议及要求删除,请书面实名与我们联系。
医网_佛山网络警察网络报警平台 医网_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